免费国产黄网在线观看,国产欧洲av网站,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,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1

人民網
人民網>>重慶頻道>>區縣

城口:養豬大戶遍周溪 產業振興增活力

2022年02月25日17:11 | 來源:人民網-重慶頻道
小字號

  人民網重慶2月25日電 說起城口,都會想到“城口老臘肉”,這一張“金字招牌”。作為老臘肉原材料的城口本地土生土長的生豬,近年也越來越受到重視,被縣委縣政府列入了全縣“兩種兩養”主導產業之中。

  借著全縣大力發展生豬產業的春風。周溪鄉按照產業布局精準到戶、政策落實精準到戶、幫扶措施精準到戶的思路,大力推動生豬產業發展,多年努力,成效斐然,遍布全鄉各村社的23個養豬大戶,就是該鄉生豬產業“遍地開花”最好的例證。

  僅僅數年,這個曾經產業不興的鄉鎮,畜禽養殖就已達25萬頭(只、羽),其中山地雞養殖22萬只,生豬養殖大戶32戶,生豬常年存欄20000頭以上,年出欄商品豬10000頭以上,實現了產業“一窮二白”到“遍地開花”的深刻轉變,走在鄉村振興的“新路口”,周溪人以生豬、中藥材、水稻、食用菌等產業為根基,再一次朝著產業振興的航道揚帆起航。

  身殘志不殘 養豬奔未來——向春權

  家住大榜村的向春權,是一名老實憨厚且左手殘疾的中年農民,同時,也是村里小有名氣的養豬大戶。2010年,因為一場意外,他左手拇指被當場攪斷,從此落下了殘疾,為了治療,更是花光了家中為數不多的積蓄,這讓他們一家過上了捉襟見肘的日子。

  一直到了2017年,脫貧攻堅產業發展的“春風”,吹進了向春權的家中,也吹起了他發展產業擺脫貧困的念頭。經過政府幫忙,向春權成功申請辦理了5萬元的小額扶貧貸款,不久,他的養豬場就“開了張”。

  通過一年的養殖,母豬長勢很好,第二年繁殖豬仔12頭,當時豬仔市場價格很好,向春權賺到了“第一桶金”。2019年,他又發展了三頭母豬,家里生豬存欄數量達到了17頭,從此走向了“養豬大戶道路”。同年,向春權利用家門口的庭院,發展養殖山地雞200只。如今,向春權已經是大榜村的養殖大戶了,年收入4萬元左右。

  向春權說,身體殘疾并不可怕,怕的是畏縮不前和等靠要思想,只要咬定目標,默頭苦干,在農村同樣可以做出一番事業來。“我雖然是一個殘疾人,我們也要靠自力更生,要靠自己的雙手換來自己的幸福,有付出就有回報。”

  敢想更敢做 養豬創業成——向傳清

  10年的養豬生涯,累計出欄肥豬萬余頭,年純收入100余萬,周溪鄉三元村村民向傳清,從一竅不通到成長為養豬行業的半個“專家”,他經歷過順境,也有過逆境,品嘗過成功的喜悅,也飽嘗了創業的艱辛。

  10年前,向傳清還是一名貨車司機。2011年年底,他看到生豬市場好,養豬多的人家都賺了錢,想著自己也有些積蓄,就想搞一個大一點的豬場,不用在外風吹雨淋,也能在家陪老人孩子。

  說干就干。2012年大年剛過,他就開著自己的貨車去購買了2頭懷崽的母豬,毅然走上了養殖之路,他一門心思撲在創業上,自己動手清理糞池、藥殺蒼蠅、打掃衛生,讓圈舍保持干凈。

  第一年,他就靠存欄的30余頭生豬,收入5萬余元。然而,天有不測風云。2013年,向傳清豬場里的80余頭生豬全部患上口蹄疫,他含著淚將所有生豬進行無害化填埋處理,一瞬間將第一年的收益虧損得一分不剩。

  風暴打不垮真正的勇士。在這之后,向傳清邊學邊干,成功從“門外漢”變成了一名“土專家”,開始走上規模化、標準化養殖之路。如今,向傳清的養豬場雖擁有50余頭母豬,常年存欄300余頭,年平均出欄500余頭,卻沒有過重的異味,圈舍干凈整潔,通風良好。

  除此之外,從2017年開始,向傳清開始與周邊貧困戶簽訂購銷協議,將自家豬場的豬崽賒給貧困戶養殖,到年底售賣后,再支付向傳清豬崽錢。在向傳清這樣的“領頭雁”帶動下,三元村的生豬產業不斷壯大,目前全村共有5家養豬場,帶動20余戶貧困戶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。

  不等也不靠 養豬換新顏——程遠清

  天剛蒙蒙亮,轟隆隆的聲音打破了周溪鄉三元村一夜的寧靜。蜿蜒的水泥公路上,一個哼著小調的中年男子騎著摩托車駛向了養豬場,開始了又一天的“豬保姆”工作,他就是三元村養豬大戶——程遠清。

  早年,他的妻子被病魔纏身,一家四口的生活重擔全部壓在了他的身上,家中種種因素使得在外打工的他不得不回家照顧行動不便的妻子。回到家后,除了那幾畝土地,實在沒有其他經濟來源。

  在他一籌莫展之際,全鄉大力發展生豬產業點燃了他心中的火苗。等不是辦法,干才有希望,于是,程遠清走上了養豬之路。經過認真的考察和分析,他修起了豬圈,建起了蓄水池,化糞池,前后一兩個月時間,終于開始了第一批豬崽的養殖。

  “伺候豬比我們自己過日子都上心。”據程遠清介紹,從那時開始,他每天早上四點起床就前往養豬場,重復著喂豬、清洗豬圈、查看豬崽等工作,僅是投食就要花接近兩個小時,一天至少要去豬場三次。除了養豬,他還種植了大量的土豆和玉米等農作物作為豬飼料,省下了大筆經濟開支。

  歷時數年,程遠清豬場的規模越來越大,他也成了村里的養殖能手,從十幾頭豬,到五六十頭,再到如今的兩百來頭,程遠清成功了。

  回望來時路,感慨萬千;展望新征程,信心滿滿。僅去年,程遠清就出售生豬兩百多頭,純利潤高達十幾萬元,這些豬成了他的“財神爺”。他們家現在的生活是“冰糖熬荔枝——甜上加甜”。(劉政寧、蔣海濤)

(責編:蓋純、張祎)
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
返回頂部